磷化是金属表面前处理的技术之一,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,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双称磷化膜。目的是给金属表面增加一层保护层,起到防腐、减磨润滑、提高镀层附着力的作用,主要用于钢铁、有色金属(比如锌、铁、铝等)。
磷化的分类有多种。按磷化处理的温度分类,有常温型、低温型、中温型和高温型。
1、常温型:指其磷化温度在10~40℃之间,时间为30分钟左右,不需要加热,溶液成份稳定,消耗原料相对较少,缺点是磷化处理时间长,溶液需频繁配制。
2、低温型:磷化处理温度在30-50℃之间,时间为20分钟左右,使用方便,节省药品。
3、中温型:磷化温度在50-70℃之间,时间为10分钟左右,溶液的酸度相对稳定易控制,磷化效率高时间短,应用范围比较广。
4、高温型:磷化时间在80-90℃之间,时间长15分钟左右,磷化膜抗腐蚀能力强,结合力比较好。缺点是加温时间比较长,溶液易挥发,磷化沉淀物比较多,结晶不均匀,已被逐步淘汰。
按磷化液的成份可分为铁系磷化、锌系磷化、锰系磷化、锌钙系磷化、复合磷化等。
按磷化的处理方式可分为:化学磷化、电化学磷化。化学磷化是将零件直接浸入磷化液中,以化学反应的方式来实现工件的磷化;电化学磷化是在磷化液中,将零件接正极,钢铁按接负极进行磷化。
按磷化膜的质量分类:特薄膜磷化(膜重0.2-1.0 g/m2),薄膜磷化(膜重1.1-4.5 g/m2),中膜磷化(膜重4.6-7.5 g/m2),厚膜磷化(膜重7.5 g/m2以上)。
按磷化的处理方式分类:浸渍磷化(浸入法)、喷淋磷化(喷淋法)和刷涂磷化(涂则法)。
1、浸渍磷化是将工件浸渍在磷化槽中,使磷化处理液在与工件表面形成磷化膜。在磷化处理时,将磷化处理液加热到规定的温度。适用于高、中、低温磷化,磷化处理时间较长。浸渍磷化的主要设备是带加热装置的磷化槽,..用不锈钢或橡胶衬里的槽子,加热装置要求耐腐蚀。
2、喷淋磷化是利用泵将磷化处理液压送经唢嘴喷射到工件表面,借助冲击力于工件表面,使磷化处理液在工件表面与之反应形成磷化膜。适用于中、低温磷化工艺,磷化时间较短,生产效率高。可处理大面积工件,如汽车、冰箱、洗衣机壳体。喷淋磷化的主要设备是带加热装置的磷化喷淋机,结构复杂。
3、刷涂磷化,将含有防蚀颜料与有机成膜物质制成磷化剂,在工件表面磷化的同时形成漆獏,视为工件表面磷化处理。磷化底漆附着力好,适用于铝、锌等有色金属及黑色金属。常温下操作,易涂刷,可除锈蚀,磷化后工件自然干燥,防锈性能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