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公司头条

超声波的作用原理

发布时间: 2023-10-04 作者: 分享到:
二维码分享

超声波的作用原理

超声波清洗的原理,在理论要加以阐述是比较复杂的,里面牵涉许多因素和作用,可以体现超声波清洗作用的主要有以下三点。

(1)空穴作用
当强力的超声波辐射到液体中,清洗液以静压(一个标准气压)为中心进行变化,在压力到零气压以下时,溶解在液体中的氧会形成微小气泡核,进而产生无数近似真空的微小空洞(空穴)。超声波的正压力时的微小空洞,在绝热压缩状态被挤碎,这个发生在挤碎瞬间的强力冲击波,可直接破坏污染物并使之分散在液中,形成清洗机理。试验中这种强力的清洗作用,能在数十秒内对铝箔侵蚀成无数的小孔。

利用空穴作用的清洗,对去油污的效果比较好,通常在28KHZ~50KHZ的频率内进行机械另部件的清洗,清洗机的超声波强度大多设定在0.5~1w/cm2。

(2)加速度
清洗液体经超声波辐射,液体分子发生振动,这种振动加速度在28KHZ时是重力加速度的103倍,在950KHZ时将达到105倍,由这个强力加速度可以对受污物的表面实行剥离清洗。然而,950KHZ的超声波不产生空穴,不适应去油污的清洗,只能在电子工业的半导体制造中,对亚微米粒子的污染进行清洗。

(3)物理化学反应的促进作用
由空穴作用使液体局部发生高温高压(1000气压,5500℃),再经振动产生的搅拌,促使化学或物理作用的相乘,液体不断地乳化分散,进一步促进化学反应的速率。

超声波产生方式和清洗条件的设定
超声波的产生方式,可按不同的清洗目的加以选择,目前常用的是能进行强力清洗的连续振荡方式。频率调制和多频率的方式,清洗时清洗不均现象较多,对污染严重物体的清洗不太适应。

清洗条件的选择设定主要有以下数点。
·清洗位置:将清洗物置于驻波压力..的位置,可获得..的清洗效果。

·由网孔引起的衰减:在清洗小型另件时,多使用网篮方式,网篮网孔的大小不当,会造成超声波衰减,使清洗力降低。
·频率:对于频率因素涉及的清洗效果,大体可这样认为,采用频率低的针对较难清洗的污垢,频率高的,适合于精密清洗场合。
·液体温度:随着液温的上升,液中生存的气泡会遮断声波,使超声波减弱,但是在常规做法上都以提高液温来增加清洗能力。

False
False
False